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到西夏王陵,很高興在這樣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見到大家。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我呢,恰好就姓“無”,不過是口天吳,我叫吳娜,是你們今天的導游,大家叫我小吳就可以了。那么現(xiàn)在就讓我?guī)ьI(lǐng)大家走進這個被遺忘的王朝——西夏王朝的陵墓——西夏王陵吧。
西夏王陵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西約30公里的賀蘭山東麓,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寢,在方圓53平方公里的陵區(qū)內(nèi),9座帝王陵大氣磅礴,253座陪葬墓錯落有序,其規(guī)模與河南鞏縣之宋陵、首都明十三陵相當,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被海內(nèi)外游客譽為“神秘的奇跡”、“東方金字塔”。
西夏陵襲用唐宋時代的昭穆葬法,由南向北按"左昭右穆葬制"擺列,父左子右形成東西兩行。大家可以先看一下,陵區(qū)北端有一處三進院落的建筑遺址,為陵壁,東部邊緣有磚瓦窯、石灰窯,為陵區(qū)窯房。在蒙古滅亡西夏的戰(zhàn)爭中,西夏陵地面建筑摧毀殆盡,殘垣斷壁和一座座金字塔般的夯土巨像,成為西夏陵的象征。而在西夏陵區(qū)最南端,相距最近的兩座陵墓,是西夏國的開國皇帝李元昊的父親李德明的嘉陵和其祖父李繼遷的裕陵,俗稱"雙子陵"。
大家也都看到西夏王陵一帶地勢平坦,被山洪沖刷出的道道溝坎縱橫交錯。這些不太深也不很寬的山洪溝里,生長著北方特有的酸棗樹,樹冠不大,但厚實油亮的綠葉卻十分濃密。它們像一條條綠色的絲帶,疏密相間地交織在方圓53平方公里的陵區(qū)里,網(wǎng)著那一座座高大突兀的陵墓。
令人感到神奇的是,沒有一條山洪溝從帝王陵園和陪葬墓園中穿過。西夏建陵近千年,賀蘭山山洪爆發(fā)不計其數(shù)。但是,沿賀蘭山一線,僅有西夏陵區(qū)這片土地沒有遭受山洪襲擊。原因何在?至今是“謎”。西夏陵園內(nèi)最為高大醒目的建筑,是一座殘高23米的夯土堆,狀如窩頭。仔細觀察,其為八角,上有層層殘瓦堆砌,多為五層。于是有學者認定,它在未破壞前是一座八角五層的實心密檐塔,“陵塔”之說便屢見報端。
各位游客朋友們,我們的旅程馬上就要結(jié)束了,我也要跟大家說再見了。常言道:“相見時難別亦難,送君千里總有一別”,在此,非常感謝各位朋友對我工作的支持,小吳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在這里說聲對不起了。最后,我衷心的祝愿各位在以后日子里身體健康,事事順心,生活美滿,財源滾滾!謝謝大家!
標簽:銀川旅游公司 銀川西夏陵景區(qū)導游詞介紹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