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農藥領域要研發出含有創新成分的藥劑,通常需耗費數年。此次農藥外企如此密集地發布殺菌劑類新品,被業內人士解讀為"繼殺蟲劑后,殺菌劑即將成為農藥市場競爭熱點".
研發新成分農藥的困難,除了創新化學成分難以突破,還需要經過多年多地的試驗示范。至今未見新化學成分藥劑上市;1996年,巴斯夫推出醚菌酯,至2002-2003年才有吡唑醚菌酯和醚菌胺;1999年拜耳首推肟菌酯,到2004年才推出嘧啶菌酯。雖說農藥新成分研發不容易,但市場的需求永遠是企業創新產品的最大動力。近年農藥市場迅猛增長,據華南農業大學植物病理系副教授潘汝謙介紹,2011年全球殺菌劑市場銷售額為133.05億美元,約占全球農藥市場銷售額的26.4%較2010年銷售額增長15.9%.2000-2011年,殺菌劑年復合增長率為6.83%高于除草劑市場的2.98%和殺蟲劑市場的4.59%.
而且不光是國內,甚至一些國外的企業也對殺菌劑表示出極大的興趣,此次發布的創新成分殺菌劑產品卻均指向果蔬經濟作物。這樣的改變一方面來自殺菌劑市場發展速度的下降。據了解,2000-2012年,中國水稻殺菌劑市場銷售額年增長率為8.5%低于中國殺菌劑9.4%的增長率。另一方面則來自果蔬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擴充。據中國農業部調查顯示,2014年全國蔬菜意向種植面積比上年增加1.87%.果蔬經濟作物市場則體現差異化。
面對外企不斷推出的新品,國內企業也八仙過海,應對有道。有企業選擇了與外企達成戰略合作伙伴,大部分國內農藥研發企業,則忙著搶注外企專利過期化學成分(如嘧菌酯等)申請復配劑,以搶占市場份額。
